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在发展协商民主方面优势显著。近年来,泰州市高港区政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思想,认真践行“贴中心、少而精、有品质、求实效”工作理念,着力构建广泛多层制度化的协商民主格局,进一步发挥政协凝心聚力、联系广泛、智力密集、增进团结的制度优势,以政协之能、协商之力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创新“你点我商 政协帮忙”基层协商平台,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和民主协商的动力,系统构建“上下衔接、多方联动、一体推进”的协商闭环机制,更好赋能基层治理。 群众“唱主角”,协商诉求“你提我办”。创新“基层自主点题、委员定向荐题、群众踊跃出题”的模式,明确“切口小、能协商、可见效、易评估”原则,定期向乡镇(街道)征集民生类协商议题,按需制定协商议题清单,明确责任落实机制,切实做到“群众呼、政协应,群众提、政协议”。针对新就业形态群体权益保障,区政协联合相关街道和工会、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打造“骑手友好社区”,探索构建“社区+商家+骑手”多元主体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专委会“挑大梁”,政协搭台“按需帮办”。充分发挥政协专委会“专”的特长和“联”的优势,最大限度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用心办好民生实事,打造特色履职品牌。区政协社会法制委联合教育、卫健、民政等部门,创新“边缘有爱”多方协商品牌,因地制宜建立“委员小组+实践志愿”履职模式,引导农技、法律、医疗等小组委员发挥专业特长和资源优势,融合理论宣讲、政策解读、科技助农、文化惠民等服务,帮助群众思想“解惑”、政策“解渴”、生活“解难”。 机制“作保障”,成果转化“应办尽办”。区政协出台《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实施意见》,运用协商成果“形成、报送、交办、落实、督办、反馈、评价”的“七步走”流程,对协商成果转化全程监督问效,推动多个民生实事落地见效。探索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转化、协同推进机制,推动区检察院解决快递末端网点建设不规范不健全问题,被省检察院编入我省“政协主席出题”检察公益诉讼10大典型案例。
充分发挥界别联系面广、专业性强的优势,推动协商阵地向基层延伸、委员履职向一线下沉,打造独具特色的“界别+”协商议事品牌。 开展“界别+企业”协商,添注发展动能。区政协经济、工商联界别联合12家生物医药园区企业,创建“界别+企业”协商议事联盟,融合区政协“三荟一库”菁英力量,探索形成“企业吹哨、界别报到,部门出力、园区协力,委员发声、专家助阵”的协商样板。联盟成立以来,促成企业对接12次,解决问题16个。针对国企资产收益率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联合国资办及国有企业负责人,组建“界别+国有企业”协商联合体,开展7场界别协商活动,推动国企民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助力盘活国有资产、提升运营效率。 开展“界别+行业协会”协商,规范行业管理。紧扣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发展需求,开展“界别+行业协会+会员企业”联合协商,发掘评聘39名技术专家,为行业的人员培训、技术交流、创新评优等汇才聚智。组织开展“高质量检测护航民生项目建设”现场议事,围绕提高检测能力、保障检测质量、促进行业技术创新等集思广益。在深入调研、反复协商的基础上,编制通过《泰州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协会行业自律公约》等制度,推动相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开展“界别+学校”协商,共建书香校园。区政协文新教体界别与扬子江小学组建“界别+学校”协商联合体,助力学校打造长江文化主题长廊,开设长江文化系列课程,成立长江文化校际联盟,形成独具长江特色和协商内涵的校园文化。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书香政协·坡子街”宣传活动,引导广大师生诵读《满江红》《春江花月夜》,领悟国学经典,坚定文化自信。
三、厚植协商沃土,探索打造协商民主文化培育实践样板 坚持“政协主导、界别主办、委员主推、点位主责”的工作思路,持续推进协商民主文化培育展示点建设,大力推动协商民主文化融入高港全域、协商机制嵌入具体工作、协商理念深入人心。 凝聚思想共识,营造自觉主动的协商意愿。紧盯政协常委、界别召集人、镇街政协工作分管负责人等,开展“与委员聊协商民主文化”活动,引导委员在日常工作中自觉运用协商思维、践行协商理念、浓厚协商氛围。举办“走进政协”开放日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代表人士参观政协机关,通过协商案例、履职成果的生动展示,彰显协商民主文化的作用和魅力。 坚持久久为功,保持一商到底的履职定力。区政协领导一对一挂钩指导、专委会点对点联系服务,持续深化拓展协商民主文化培育展示点的品质。自2018年以来,区政协以“六年磨一剑”的耐心定力,通过20多轮协商,推动蔡家大院实现保护修缮、产业振兴、文旅融合的“三步走”。2025年年初,第二届中国乡村影像大集活动落户蔡家大院,市民游客共赏乡村美景、共品特色农产、共享文化盛宴,“协众共商 文化蔡庄”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借力专家资源,放大协以成事的示范效应。深化协商民主理论研究,设立培育协商民主文化实践研究点,借助区政协文化咨询专家和市、区社科研究资源,解读协商案例、推广协商经验、讲好协商故事。坚持将“书香政协”与协商民主文化有机融合,推动形成“以文化赋能协商、以协商厚植文化”的良性循环。在文化咨询专家牵线搭桥下,建成全国首家盲人朗读基地,促成相关企业与盲人朗读推广者开展“大江诵读”公益朗读活动,加快实现以“书香政协”引领“书香社会”建设的美好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