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市社科联和兴化市委党校共同完成的调研文章《择高向上,群众敢首创》被《群众》杂志摘要刊载(《“首创精神”铸就兴化现象》)。该杂志公众号还分两期专题推送了调研文章,持续关注兴化发展经验,引起社会各界热议。今天,《泰州日报》全文刊登调研文章,现予转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发展的推动者。当前,我市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此过程中,如何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伟力,为高质量发展蓄力赋能?兴化市通过激活带有首创精神的历史基因、文化基因和发展基因,不断激发“群众敢首创”的时代精神,走出了一条因水而兴、与水共生的发展之路,从过去的“洪水走廊”变成了如今的鱼米之乡、国家生态示范区、全国百强市(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一颗底蕴深厚、生态优良、经济活跃、幸福满满的水乡明珠在广袤的苏中大地上冉冉升起。
兴化地处江淮之间、里下河腹地,境内近四分之一为水域。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依水而生的兴化人敢闯敢试,勇于创新,孕育形成了带有首创精神的历史基因、文化基因和发展基因,深深融入于一草一木、一砖一瓦。 兴化自古以来地势低洼、湖荡纵横,是里下河地区三大洼地中最低洼的地方,俗称“锅底洼”。面对频繁的海水侵灌和洪涝灾害,兴化先民不认命、不服输,没有束手就擒、坐以待毙,而是迎难而上、奋力突围。他们因地制宜,创造性地采用架木浮田、垒土成垛的方法,形成一个个高出水面1米以上的田块,在上面种植水稻等农作物,满足生存对粮食的需求。这种独特的农业系统、农耕方式被称为“垛田”,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从唐代一直延续至今。北宋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调任泰州西盐仓监。到泰州后,他发现泰州附近的各大盐场东临黄海,深受海潮之害,遂决心在唐大历年间修筑的常丰堰的基础上重新修复捍海堰,为民谋得千年平安。在多次向皇帝宋仁宗书信谏言后,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范仲淹被任命为兴化知县,主修捍海堰。面对这一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工程,范仲淹没有丝毫畏惧,而是将自己的俸禄和积蓄全部捐献出来,号召富人积极捐资助力,并在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张纶和两淮都转运使胡令仪的支持下,动员通、泰、楚、海四州的四万多民众积极参与。历经四年多的艰辛努力,终于筑成了181华里长的捍海堤,有效阻挡了海水侵灌,使里下河地区的农业、盐业得到进一步开发。筑堤取土形成了一条与堤坝平行的大河,这条大河至今依然奔流不息,滋养着两岸的芸芸众生。勤劳聪慧的兴化先民在与水搏斗、与水共生过程中,形成了带有“首创基因”的“垒土成垛,择高向上”兴化精神,为群众敢首创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 古代兴化四面环水、交通不便,这种封闭性的独立空间,受外界干扰较少,有利于形成兴化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独特传统文化。从施耐庵、宗臣、陆西星、郑板桥、刘熙载等古代大家到毕飞宇、王干、费振钟、朱辉、庞余亮等现代名家,在一代代文化传承与创新中,诞生了“里下河文学现象”“中国小说之乡”“中国文学之乡”。兴化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教育。北宋天圣年间,范仲淹于兴化任上创建了本邑有史以来的第一座孔庙,在庙内设立了第一所官办学校——兴化学宫,开创了“庙学合一”的新体制。其在学宫里建“文会堂”和“清风堂”,以儒兴学,开启了兴化“崇文重教”之文风。兴化历史上若干个社学、书院、学堂、学校都起源于此,到明初时,兴化已设社学144所。历经千百年的人文传递、熏陶与积累,崇文重教、耕读传家成为兴化的优良传统。兴化市昌荣镇万昌自然村,全村仅有162户、651人,却走出了168名大学生!在这里,“宁可不建楼房,也要让孩子上学堂。”在与水患长期搏斗过程中形成的水文化,还培育了兴化骄子们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的精神品格,并在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和传承。例如,施耐庵创作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水浒传》,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后世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郑板桥提出写文章及绘画等艺术创作要不拘泥于古法,要有独创精神,风格要多样化。“首创”文化基因在一部部文学作品的创作实践中得到传承和发扬,为兴化不同时期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兴化人开拓进取、勇攀高峰。 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原因,兴化经济发展一直落后于同属于泰州市的泰兴和靖江,与长三角地区尤其是苏南地区的先进县级市相比,差距更大,老百姓富裕程度也不高。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老百姓对物质的需求变得更为强烈,发展的动力也更足更强。2010年,兴化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万元;2011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万元,经济发展实现了飞跃。随着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既要经济GDP,又要幸福GDP”成为兴化发展的新目标和新动力。如何实现既生活富裕又生态良好、既融入扬子江城市群又成为“江苏大公园”,多重重担在肩,倒逼兴化必须“首创”发展。面对资源瓶颈约束下发展不充分这个主要矛盾,兴化不走苏南老路,而是创新走差异化、特色化、融合化“三化”发展道路。坚持差异化发展,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西北部发展生态渔业+旅游,东北部发展高效农业+有机农业示范+生态养殖,东南部发展先进生产制造业。坚持特色化发展,作为全省特色田园首提地,率先启动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升产业层次作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主攻方向,打造形成了不锈钢、健康食品和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坚持融合化发展,以促进群众共同富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农文旅融合、城镇村融合发展。随着不同时代对共同富裕的不变追求,首创精神深深地刻入兴化人的骨髓,成为这座城市的成长基因。
“群众敢首创”精神贯穿于整个兴化发展史,成为这座城市的成长基因和血脉灵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兴化人民以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不断为改革破局、为发展开路。党委政府则顺势而为,持续提供政策支撑,不断放大首创效应,推动兴化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跨越。这片地势上的洼地正成为改革的热土、发展的高地。 1.从“废料池”到“集散地”,无中生有干出千亿集群 打开中国不锈钢制品产业版图,兴化市戴南镇是其中重要一极。这里生产了全国近70%的不锈钢钢丝和不锈钢焊丝、80%的不锈钢异型件和非标产品,是全国最大的不锈钢原材料及制品集散地。时光回到半个世纪前,戴南还是一座不锈钢“废料池”。彼时,戴南人走南闯北,把不锈钢废料带回来进行“废旧物改造”,简单地加工成铲子、菜刀、螺丝等。渐渐地,当地人发现,废旧不锈钢经过熔炼,可以生产多种工业产品,满足全国大市场的需求。于是,废料加工作坊紧跟时代步伐,加快转型升级,从野蛮生长不断向绿色发展转变,逐步形成了“原料回收——冶炼——制品——商贸”的全产业链。戴南镇也成长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千亿级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国内领先的不锈钢高端制品集聚区,拥有不锈钢企业1000多家,不锈钢制品产量占全国1/8。凭着敢闯敢干敢拼的精神和勤奋创办实业的情怀,戴南人硬是“无中生有”地干出了一个千亿产业集群,让一个没有矿产资源的小镇成为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兴化市委市政府从戴南的发展中看到了群众首创的力量和民营经济的活力,制定出台了《工业经济、开放型经济奖励实施办法》等政策,积极把群众的首创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截至2023年底,兴化规上工业总产值1072亿元,税收超千万元的制造业企业达21家,连续多年跻身全国工业百强市和综合实力百强市。 2.从“洗澡蟹”到“品牌王”,久久为功做大富民产业 兴化是传统农业大市,养虾养蟹也是当地农民的传统技艺,虾蟹品质优良。十多年前,当地农民发现,自己养殖的大闸蟹,被经纪人贩卖到苏州阳澄湖等地,“洗把澡”“贴个牌”,便能以十倍以上的价格出售。一些养殖户不甘心让自己的大闸蟹成为“洗澡蟹”“影子蟹”,自发在高速路口打起了“兴化红膏大闸蟹”的广告,试图打造自己的品牌。群众的觉醒迅速引起了兴化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该市随即制定出台《加强兴化大闸蟹品牌建设的实施方案》和相关奖励政策,每年整合超过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兴化大闸蟹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注册成立“德胜湖”品牌,不断推进河蟹育繁推一体化发展,着力将河蟹养殖做成品牌产业、富民产业。在政策的引领下,又有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投身螃蟹营销,他们通过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方式,让兴化大闸蟹实力“出圈”。目前,兴化有超过30万人从事大闸蟹相关产业,大闸蟹年交易额已经突破180亿元,其中线上交易额超50亿元。在去年公布的《国家地理标志大闸蟹品牌价值排行榜》中,“兴化大闸蟹”以313.46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榜首,远超一众知名品牌,堪称大闸蟹市场的“品牌王”。在此基础上,兴化市瞄准健康食品和预制菜,积极布局新兴产业赛道,依托当地千亿级健康食品产业集群,重点打造河蟹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不断拉长河蟹价值链。据统计,兴化目前有河蟹生产加工企业200多家、规模企业30家,年加工量4.5万吨,并建成河蟹出口基地2家。 3.从“看菜花”到“游兴化”,精准用力发展全域旅游 兴化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越,发展旅游产业潜力巨大。该市成功打造了千垛菜花等特色旅游产品,在全国叫响了品牌,也让群众看到了旅游产业背后巨大的增收潜力。在毗邻千垛景区的东旺村,全村现有民宿26家、农家乐27家,村民依托农产品销售、住宿、餐饮,仅菜花节一个月,旅游从业者户均收入就超过了20万元。然而,菜花虽美,只开一月。群众在欣喜之余,也有落寞——游客到兴化只能“看菜花”,怎样才能让他们留下来“游兴化”?兴化市委市政府与群众想到了一起——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近年来,该市发动广大群众深入挖掘当地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积极放大特色田园乡村“首提地”效应,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目的地。市级层面精心编制特田旅游线路,将乡村旅游打造成为兴化全域旅游的新亮点。目前,兴化已推出了4条特色田园乡村线路,仅今年“五一”期间就接待游客十多万人,越来越多的群众从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受益。与此同时,兴化市还深入推进“旅游+文化+节庆+赛事”融合发展,不断完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如今,里下河龙舟邀请赛、花海森林半程马拉松赛、啤酒龙虾节、里下河(兴化)音乐节等活动,已成为展示兴化旅游业和城市形象的新窗口。广大兴化群众不仅充分参与进来,还成了“宣传者”“推介员”,形成了全域旅游、全民参与的生动局面。2023年,兴化全年接待游客约622.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41.4亿元,全市旅游从业人员达6万余人。 4.从“作家群”到“文学城”,根植人民打造文化高地 在当下的中国文学界,“兴化作家群”是最具活力的一股力量。目前,兴化已走出中国作协会员23名,江苏省作协会员80名。其中,有毕飞宇等4位作家5次斩获鲁迅文学奖,1次斩获茅盾文学奖。除了这两个中国知名度最高的文学奖项外,兴化还有10人20次获江苏省最具权威的文学大奖——紫金山文学奖。对于一座县级市来说,这样的获奖纪录堪称奇迹。兴化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小说之乡”“中国文学之乡”。那么,凭什么是兴化?答案是——深厚的群众基础。得益于千百年的文化传承,如今的兴化,活跃着大量文学爱好者,许多人从事着和文学毫不相关的工作,甚至没有受过完整的教育,但依然坚持用文学这种古老形式书写身边的故事,记录时代的变迁。一些下馄饨、蹬三轮、送外卖、打螺丝的普通劳动者,都会经常在报纸杂志发表自己的文章。他们的作品深深根植于普通大众的现实生活,根植于里下河地区深厚的文化土壤,展现了群众“首创”精神的伟大。为顺应群众期盼,建设文化高地,近年来,兴化市委市政府不遗余力打造“文学之城”:设立施耐庵文学奖,现已成为全国知名的重要奖项;与中国小说学会合作发布排行榜,打造中国当代小说的方向标、发布地;定期在毕飞宇工作室举办沙龙,邀请文学名家对兴化本土作者小说作品进行评析修改;设立施耐庵文学节、郑板桥文化艺术奖,启动兴化文学课堂计划,定期邀请著名作家、评论家、学者到兴化讲学。此外,还设立了文学创作扶持基金,激励了更多人投身文学创作,共建“文学之城”。据统计,兴化市现有市级注册文学团体8个,乡镇、校园自办文学社等30多个。人民群众的自我书写,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进一步提升了兴化的文化软实力和社会凝聚力,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一位知名作家曾说:“假如文学有百强县排名,兴化必排第一。” 5.从“大助老”到“大未保”,群策群力托起民生幸福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的为民情怀始终鞭策着兴化党员干部将群众所需所求所盼放在心上、落到实处。近年来,兴化各级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同时发动群众“当主角、唱大戏”,创新构建起“大助老”“大未保”等民生工作新格局,有效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该市昭阳街道长安社区党员干部走访群众时了解到,老年人“洗衣难”问题比较普遍。于是,社区联合市红十字会、市爱心公益协会合作成立了红十字爱心洗衣队,推出“温暖‘衣’靠 送爱到家”项目,为辖区老人免费提供上门收衣、清洗消毒、晾晒烘干、归还整理全程服务,受到老人们的广泛欢迎。在“爱心洗衣队”的带动下,目前又有更多的社会团体和志愿者加入各类助老行列。市级层面顺势而为,推动形成了全社会“大助老”新格局。跟老年人一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兴化市创新构建“大未保”工作模式,设立市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中心,成立乡镇、街道未保工作站,由第三方专业组织运营,通过“儿童主任+专职社工”双服务模式,建立覆盖全市所有乡镇街道的“微心愿”平台等,打造形成了“小翁姐姐”“青苗呵护”等一批特色品牌。去年,兴化市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未保工作示范市(区)。此外,兴化市还持续推进就业、社保、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2023年,兴化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获批全国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创成“15分钟医保服务圈”省级示范市。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群众是推动改革发展的根本力量。兴化的历史和现实也再一次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方法论永远不会过时。当前,全市上下全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泰州新实践,更需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更需要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来,更需要把基层实践的涓涓细流汇聚成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浩浩大潮,让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1.群众敢首创不是单枪匹马,而是万众一心,最核心的是凝聚群众力量 中央强调的“四敢”是一个有机整体,干部敢为是首要,地方敢闯是关键,企业敢干是动力,群众敢首创是源泉。兴化的“群众敢首创”,本质上是兴化市委带领党员干部和全体人民的首创,说到底是以干部敢为带动地方敢闯、企业敢干,最终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激活全社会的“一池春水”,更好地引领和带动了群众敢首创。如果没有了组织凝聚力,首创就像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也可能一事无成。只有把建强组织体系与组织凝聚群众结合起来,聚焦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重点领域,才能以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不断激发群众创造活力。 2.群众敢首创不是凭空想象,而是精准聚焦,最重要的是实现人民所盼 群众敢首创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永远是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在这一点上,兴化始终坚持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评价一切工作的价值标准,尤其是在增收致富、教育医疗等群众关切的领域上花大力气、下大功夫。群众的首创成果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既可以体现在办事内容上,也能体现在办事方法上,归根结底,还是要体现在一件又一件为民实事上,体现在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上,必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群众敢首创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厚积薄发,最基本的是营造浓厚氛围 尊重首创意愿、畅通首创途径、共享首创成果永远是激励群众敢首创的动力源泉。兴化“群众敢首创”能够脱颖而出,与党委政府积极搭建平台、创设成果运用机制以及全社会尊重首创的浓厚氛围息息相关。无论是在“洪水走廊”上垒土成垛、垛上耕作的农耕文化,还是诞生出名家云集的“里下河文学现象”,都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结果。要积极构建“抓创新不问出身”的首创生态,营造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最大限度激发群众参与发展实践的热情,让人民群众创新创业有环境、有条件、有前途。 4.群众敢首创不是零打碎敲,而是久久为功,最关键的是构建长效机制 制度管根本,机制管长效。兴化之所以能形成一个又一个行之有效的首创成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形成了联席会议、民情恳谈、议事协商等制度化平台,同步用好“四敢大讲堂”,通过鼓励激励、示范宣传、事迹展演等方式,用机制催生成果,用制度激活动力,形成层层带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实践表明,要激发群众首创的热情,就必须完善创业创新政策体系和兜底保障机制,让想首创的群众后顾无烦忧,让敢首创的群众失败有退路;必须完善扶持政策,建立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健全鼓励创业和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始终与群众想在一起、站在一起,让群众“敢”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断激发群众的首创热情和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