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无税返时代,场景招商将大行其道:安徽合肥怎么做?
发布时间:2024-08-22 09:27 信息来源:社科联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当前,清理招商引资税收返还优惠政策,成为了招商引资领域最热门的话题,大家都在思考此后的招商引资应该怎么做。场景招商作为一种新兴的招商方式在无返税时代或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为此,选取安徽合肥的场景招商案例经验供参考。

  所谓场景创新,就是能够有效地链接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解决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城市治理等遇到的一系列难题,实现从“0到1”的研发突破到“从1到100”的科技成果转化,最终演变成了千亿级新赛道。

  近年来,合肥坚持统筹全市场景创新资源,构建“大场景”工作格局,以场景应用“小切口”做好科技创新、产业培育和城市效能提升“大文章”。目前,该市已全面开放企业生产、城市建管、社会民生三大领域100个场景机会,让“能力供给”与“机会需求”实现双向奔赴,在全国场景创新赛道中实现了一路领跑。

  合肥场景创新工作自2021年开始谋划,2022年5月率先成立全国首个城市场景促进机构——合肥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自成立以来,场景创新促进中心累计服务企业超1000家,挖掘场景需求超600个,促成意向合作超70项。

  2022年10月,合肥场景创新促进中心通过“揭榜挂帅”的方式,征集智能网联汽车两大类型、九个场景的应用,助推合肥“双智”试点城市建设。这其中,就有全省首条公开道路高级别辅助驾驶公交线,在2023年1月已经投入常态化运行。这条“智慧十足”、充满科技感与趣味性的公交线,之所以能够“上线”,离不开一个关键词:场景创新。如今,“场景”已在合肥遍地开花。通过场景创新,合肥正在将整座城市打造成一个充满魅力的“大场景”、一座人人向往的“创新场”。


01

合肥“场景创新”的创新打法

  “场景创新”还能成为招商的新打法。通过举办“独角兽合肥行”以及“创投城市计划”,合肥正在积极探索“场景招商”新路径。目前已吸引500余家全国优质产业项目和超100家独角兽(潜在)企业来肥洽谈合作,为人工智能、空天信息、生物制造、全域道路自动驾驶等新经济、新模式开辟新场景。

  通过举办场景对接会“为产品找场景,为场景找产品”。这是合肥场景创新招商新打法的核心,也是最大特色。由“双找”延伸出“两张场景清单”,即场景需求清单、场景能力清单,已成为合肥场景创新的标配。

  去年举办未来大科学城片区(大科学装置公司办公区)场景对接会,目的就是通过场景这一创新发展要素,帮助未来大科学城片区(大科学装置公司办公区)搭建场景应用生态对接平台,赋能合肥的前沿科技企业加速成长。活动围绕未来大科学城片区(大科学装置公司办公区)的场景建设诉求,邀请了中科智驰、云创智行、听见科技、51world等16家场景能力企业进行集中对接。

  今年的4月25日,十家独角兽企业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共赴合肥今年第一次“场景”之约。芯视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科学家鲍捷在现场主讲了《量子点的创“芯”与“芯”路历程》。短短一个月后,合肥市发改委、市场景公司组织芯视界与省巢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城乡建设局、市供水集团、振海经济发展公司等展开节能环保场景对接。

  在5月30日下午的专场对接会上,芯视界公司负责人表示,合肥市通过场景创新为节能环保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提供了市场拓展机会,期待能够在合肥开展更多深入广泛的合作,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贡献力量。据介绍,节能环保作为合肥市重点发展产业,近年来已形成一定规模,初步形成以中国环境谷为代表的产业集群,7月份在合肥举办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联盟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场景案例大赛,通过举办系列场景对接会,推动更多节能环保新科技项目在大赛上呈现。

  在合肥市2024年度第一批新质生产力场景清单中,包含“机会”“能力”两张清单,一手抓需求、一手抓供给。机会清单围绕社会民生、城市建管、企业生产3大领域,开放包括合肥市属学校智慧安全校园、合肥交警无人机交通治理、彩虹光伏窑炉烟气智能减排等20个场景机会,为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在合肥开展测试验证、首试首用,提供场景创新环境;能力清单围绕产业发展、社会民生、城市治理、绿色生态、数字基建等5个方向,发布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人形机器人解决方案(达闼机器人)、公共场景多模态语音交互解决方案(科大讯飞)、智慧安全用电管控一体化解决方案(中电数字)等30个场景能力,向全社会推介“合肥优秀方案”。

  这样的场景对接活动,如今已经成了常态。

  为何要开展场景创新?场景创新是针对创新型企业的“痛点”应运而生的。

  合肥市发改委相关人员介绍,前期在深入调研时发现,一方面,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推出后,往往缺乏应用场景来展示、验证,特别是一些初创型科技企业,经常面临“有技术缺商业”的问题,虽然团队掌握前沿技术,却尚未找到发挥技术价值的场景;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城市治理等遇到的一些难题,需要寻找解决方案,这为很多新技术等提供了应用的场景机会。同时城市本身有大量的应用场景可以释放出来。

  场景创新,其实就是搭建一座桥梁,通过开放城市和产业场景机会,为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提供测试、展示机会,进而促进科技创新、加速企业培育、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对于我们这种研发型企业来说,参加场景对接会,可以让我们以更大的视野来看待场景和系统之间的协同。同时,政府把产业链企业整合在一起,对于促进科技企业之间的协同发展、推动科技企业的成长很有价值。场景对接会,也是合肥市鼓励企业把最好的创新产品应用于本地的场景中,对企业科技创新具有很强激励作用。”某对接会参会公司负责人员说。


02

开放场景资源,培育出大产业

  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成了合肥场景创新的标杆之一。

  2015年,合肥市正式启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合肥开放燃气、桥梁、供水、排水、热力、消防、水环境、综合管廊等八大领域场景资源,为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合肥院”)的先进技术提供了用武之地。

  在第二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会上,清华合肥院产业合作中心专家介绍:“城市生命线安全产业是由一个个场景需求引领出来的。针对每个场景需求,我们进行深入研究、挖掘,找到解决方案。同时,城市生命线每个场景本身自成系统,各个场景联动起来,成为一个大的系统。每个场景下面,我们又聚集了一些能为这些场景服务的企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产业。”

  “通过开放城市应用场景,科研院所的先进技术得到展示、验证,形成成熟解决方案,然后拓展至其他同类应用场景。同时,通过顶层设计、高位推动,进行产业化,将成熟模式进行复制、推广,从而培育了一个大产业。”合肥城市生命线安全产业的成长路径非常清晰。

  “如果没有场景的支撑,城市生命线是做不起来的。合肥开放的场景机会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回顾城市生命线安全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过程时,清华合肥院产业合作中心专家说到。

  目前,城市安全生命线“清华方案·合肥模式”已经推广至全国60多个城市。由城市生命线工程孕育出的城市生命线安全产业,正蓬勃生长。

  城市场景资源的开放,正不断孕育创新机会,激发创新活力。

  开放智能网联场景,建成安徽首条自动驾驶5G示范线、滨湖国家森林公园“5G-V2G智慧公园”等一批智能网联场景;联合中电信量子,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用户最多、应用最全面的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网……如今,合肥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全国推广复制意义的高价值场景。


03

合肥场景创新,如何赢得未来

  场景的巨大价值,也吸引各地争相加入这条赛道。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已有20多个城市启动各具特色的场景创新促进工作。这其中,不乏一些佼佼者——

  北京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出题、企业答题”的模式,在重大项目中挖掘一系列的场景机会,向科技企业开放,以促进科技企业的成长为主线开展场景工作;

  上海从小切口入手,聚焦AI场景创新,推动大企业与科技企业共同创新AI新赛道;

  佛山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炼共性需求形成场景机会,面向全国的优秀企业开放场景机会……

  从全国来看,合肥处于场景创新的第一梯队。首先,场景成为合肥的城市新标签,在全国的科技企业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其次,用场景促创新的工作理念和方法,已经融入合肥的新赛道培育体系之中;第三,有效帮助合肥培育和引进了一批新赛道的头部企业。

  有关专家表示,面对场景创新这条“超级赛道”,如何让场景创新发挥更大的价值,合肥仍然需要长期的探索。

  第一,应尽可能多地调动不同主体参与到合肥场景创新工作中来,包括科技创新企业、创业者、科学家、应用行业企业、政府部门、投资人等等,形成良好的场景创新生态。

  第二,结合本地特色基础,主动谋划一些超级重大场景,建设具有未来感、革命性、引领性的前沿科技场景,在全国树立标杆案例,通过场景驱动科技创新、企业培育、产业发展。

  第三,建议合肥进一步深入开展场景创新工作,重点谋划一批对新赛道有加速作用的重大场景,更广泛地对接全国新赛道头部企业,并做好场景项目的落地和成果孵化工作,让场景创新成为加速合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城在“景”中,风光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