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路河是苏北里下河水网的一条东西向骨干河道,西起泰州兴化南门卤汀河接入口,向东注入东台市串场河(丁溪镇),连接川东港。全长47.5公里。 车路河,它原本不是一条东西流向的长河。顾名思义,它原本是一条大路,一条可容车马行走的大道。
据考,车路河在公元前196—195年是汉代吴王刘濞在其封国境地铸钱煮盐、围湖葑田时修筑的大坝,到了唐宋时才被修为盐运的车马路。至宋天圣元年(1023年),那时候海水连年泛滥,常常冲毁昭阳境内这条盐运的车马路及农田,严重影响了昭阳地区的盐运业和农耕。在这种情况下,时任兴化县令的范仲淹请命在兴化与东台交界一带修筑海堰,以挡海水倒灌,此堤筑成后命名为“范公堤”。 约公元1122年,海潮冲决“范公堤”,沿海150公里田庐被淹没。民众又取车马路之堆土填于决口。两次取土,加上每年夏、秋季节上游洪水的冲刷,导致路面水土流失严重,天长日久,形成了河道的雏形。 至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闰七月初三,大风骤起,秋禾倒伏,海潮涌涨高达2丈余,淹没田禾,漂没房屋、牲畜不可胜计,被淹土地10余年不能生长粮食。面对这种有田不能耕种、老百姓无法安身立命的情况,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朝廷决定开挖车马路以泄洪。开挖后的河口宽70米左右,窄段30米,河底深1米以下,总长度为21.5公里。开挖完工后,朝廷就给这条河取名为“车路河”。 车路河历经风雨沧桑几百年,后清康熙、雍正年间,屡经饬修,清嘉庆十九年又疏浚车路河之淤土。新中国成立以后,最大的一次疏浚是1983年。据《兴化县志》记载:这次疏浚共完成土方800.45万立方米,民工人数近24万,单东门泊至雄港河段疏浚了29公里,底宽40米,口宽73米,河底高程约3米。大大提高了河道的泄洪能力、承载能力和运输能力。 车路河自明代开挖以来,它不但成了兴化地区主要的泄洪道,更重要的是它繁荣了兴化地区的交通业、运输业、水产业,满足了农业水产的需要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成了兴化对外联系的主动脉之一,极大地发展了兴化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