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调查研究 > 中国式现代化泰州新实践社科研究
张长平:挑大梁 争上游 高扬现代化建设“东线第一帆”
发布时间:2024-04-22 14:52 信息来源:社科联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图片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赋予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任务,为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明确了重点、指明了方向。靖江将始终牢记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殷殷嘱托,贯彻落实省委、泰州市委决策部署,把目标锁定到“走在前、做示范”光荣使命,把行动落实到“挑大梁、争上游”实干导向,高扬现代化建设“东线第一帆”,守牢站稳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全力以赴为全省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图片

聚力产业成链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激活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既是寄予厚望,更是击鼓催征。靖江将以构建“海陆空”先进制造业集群为统揽,持续做好强链补链延链,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努力实现全市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一是注重产业先行,攻坚重大项目。旗帜鲜明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充分发挥靖江船舶海工产业作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的载体优势,力促新时代、新扬子两个百亿级高技术船舶项目签约落地。靠前接轨航天航空、精密制造、大健康等未来产业新赛道,精准开展驻点招商、资本招商、国际化招商,力争年内完成新签约5亿元以上项目80个以上。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推动110亿元航天信控火箭发动机项目实质开工,保障永盛光电MiniLED、蓝魂清洁能源装备、迈能新型热储能系统、中粮小麦精加工、华达高强度轻量化车身总成等5个省重大产业项目序时建设,实现凯飞航空结构件、青山产业园二期、赛德力离心机等项目达产满产,力争全年新开工“三比一提升”项目40个、新竣工25个以上。

二是注重科技赋能,促进转型升级。大力实施“智能+”技改行动,鼓励新时代、赛德力等企业牵头组建船舶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研发平台,推动市机器人焊接中心纳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专业研究所体系,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攻关,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聚焦“新兴赛道”,主动对接未来产业技术,建设离岸孵化、创新综合体、飞地研发机构10个,探索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就地转化”。深入推进“智改数转网联”,认真落实税收优惠、研发奖补、政府增信等政策措施,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科技研发、人才引进、设备更新等投入,力争新增省级以上试点示范项目1个、智能工厂(车间)10个、星级上云企业50家。

三是注重要素集聚,涵养创新生态。全力推进省创新型示范市建设,加快集聚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链主企业、独角兽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力争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0家,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0家。鼓励国资领投、以投促引,撬动产业基金、风投创投等投向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综合运用苏科贷、泰担保、靖创投等多种形式,为中小科创企业注入金融活水。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充分挖掘怀德学院、省靖中专、职教中心等院校资源优势,进一步壮大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队伍。着力实施“雁靖归”行动,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吸引科技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团队“揭榜挂帅”,力争引进优秀产业和青年人才7000人以上。

图片

聚力跨江融合

在构建开放型经济上塑造新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江苏要全面融入和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靖江作为全国最先开启跨江联动开发的城市,将自觉置身国家战略大格局中定位谋划,着力将拥江向海、衔南接北的区位优势转变为跨江赶海、协调发展的开放优势,致力成为融入长三角、对接苏锡常的桥头堡。

一是做强开发园区“金招牌”。充分用好国家级开发区的制度和政策优势,持续深化“管委会+公司”改革,形成“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双轮驱动。全面构建“大开发区”管理体系,推动靖江开发区本部、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城南园区、城北园区、新桥园区错位竞争、各展所长,实现政策联动、功能互补、优势叠加,更广范围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和投资合作。全力做好江阴—靖江工业园区体制机制改革,稳步完成园区管理机构重组和升格工作,对照“民生共享、产业共荣、设施共建、生态共美、社会共治”发展愿景,致力打造全省跨江融合先导区、示范区。

二是释放港口岸线“金效益”。依托百里长江岸线和国家一类开放口岸,高质量推进自贸联创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载体建设,积极引进港航信息、航运保险、国际结算、保税物流等配套业态,有效聚合外贸产业链、电商服务链、跨境供应链,形成“港口+保税+制造+交易”的“四位一体”功能布局。主动对接上海港、宁波港、太仓港,进一步提升靠泊效率和储运能力,打造大宗商品集散交易、江海联运国际物流等枢纽中心,真正将大进大出的港口“流量”转变成为我所用的经济“增量”。以深国际智慧物流港区为示范引领,推动传统码头往数智化方向转型,打造长三角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前瞻把握“六龙过江”的跨江交通规划布局,加快谋划推动疏港高速项目,进一步构建公铁水联动的综合集疏运体系,切实打通从口岸到腹地的“经济通道”。

三是提优营商环境“金口碑”。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推进各项惠企政策系统集成、直达快享,确保高质量创成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县。持续深入打造“最优营商地”,健全企业诉求直通、审批帮办代办等各项机制,做实“党政领导挂钩、职能部门对接、园区专班跟进”包联服务,实现“企业吹哨,立到立办”。全面构建“15分钟政务服务圈”,打造“苏服办”APP靖江旗舰店,做到政务服务事项100%“一网通办”。依法平等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常态开展“清风清障暖企护企”专项行动,严查严治“吃拿卡要”“红顶中介”等突出梗阻,积极推行柔性执法、审慎监管、轻微不罚,为广大企业创造自由搏击市场、与靖江共进共赢的更多机会。

图片

聚力民生幸福

在践行正确政绩观上展现新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明确要求“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今年在江苏代表团讲话中又专门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靖江将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自觉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一是致力城市宜居宜业。接续推进老城有机更新,恢复老东城河景观河道水系,高品质做好济川门、观海门文化街区规划建设,谋划实施新一轮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行动。全面提升金融中心、文化中心市场化运营质态,打响靖江大剧院文化品牌知名度,提速玛玺奥莱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进度,保障渡江、长阳邻里中心序时投用。以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为主导,进一步优化临江片区城市功能、产业规划、景观形态,策划开展“大江风光带”“四季美食城”等主题推介,有效支撑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靖江段建设率先破题、实现“出圈”。

二是致力乡村全面振兴。锚定高水平创成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目标,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融入示范创建全过程。围绕“优质粮食”“精品渔业”“精细果蔬”等全产业链条,实施农产品品牌提升行动,深入挖掘“靖江香沙芋”“靖江河豚”等中国地理标志品牌潜力,大力培育“美丽乡村+”电商、旅游、文创等新业态。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功能配套区域统筹、景观风貌连片塑造,精心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片区。深入开展“党建领航·项目强村”专项行动,力争新增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10家、示范合作社5家,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达60%以上。

三是致力社会和谐稳定。着力开展民生领域“补短板”工作,统筹抓好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社会保障等群众利益关切,确保财政资金75%以上用于改善民生,推动实现更高水平“民生七有”。加快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深入推进危化品生产工艺自动化改造、餐饮场所“瓶改管”“气改电”、船舶企业安全标准化等专项行动,确保安全隐患整改闭环。深入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有效防范化解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风险,扎实做好政府性债务化解工作,持续推进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创建,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图片

聚力勇挑大梁

在提振“四敢”精气神上焕发新气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继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提振全社会发展信心,党员干部首先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近年来,靖江连续三年荣获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市,全市党员干部争先进位的意志越来越坚定、干事创业的氛围越来越浓厚。我们将坚决扛起“勇挑大梁”使命担当,激扬“东线第一帆”城市精神特质,以“干部敢为”引领带动“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一是持续凝聚“想干事”的共识。结合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和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用好“一把手”研修班、“领帆攻坚”讲坛等研学载体,组织实施党员干部“政治引领”“政治强基”“政治赋能”三大行动,进一步加强全员轮训、分类施训、点名调训,引导全市党群干群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落实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上来,真正把“走在前、做示范”作为共同的政治责任、精神追求和自觉习惯。

二是持续增强“能干事”的担当。深入实施新时代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提升工程,聚焦科技创新、经济运行、城乡融合、风险防范等重点课题,针对性开展“专精特”培训,做到“战训一体、学干融合”。切实加强各梯次干部队伍建设,探索实施党政正职周期性、多岗位淬炼,分领域储备一批成熟型、成长型专业化干部,持续深化“奋楫中流”“青锐扬帆”等培养计划,让每名干部在担当尽责中提升本领、能征善战。

三是持续树立“干成事”的导向。进一步完善综合考核体系,创新“敢为指数”评价办法,将实绩实效作为干部提拔使用、岗位调整的“硬标准”。通过评选“好班子、好班长、好干部”,常态开展荣誉收集、成果展示、典型选树,切实提升“四个专项”激励获得感。持之以恒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深入实施干部“阳光关爱行动”,加大容错裁定和澄清正名工作力度,旗帜鲜明为敢为者撑腰、为实干者鼓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