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这个“锅底洼”有何魅力?央视专门来拍纪录片
发布时间:2024-02-28 17:05 信息来源:社科联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垎岸,又称垎田,即水中一块块独立的大小不等、高低错落、形状各异的田地,通常被人们归入垛田类,但与兴化垛田相比,华港垎岸更为小碎、更具特色,主要分布在泰州市海陵区华港镇港口、溪东、溪西、桑湾村以及李家庄、里华等村的少数田块。

图片

  美丽的垎岸奇观,仿佛仙人在河面上遗落的一块块碧玉而自然地分布。从前,泰州城里的文人墨客都经常乘游船,下榻、就餐、游玩于桑家湾,欣赏垎岸风光,徜徉于千沟万河之间,流连忘返。曾任北洋政府财政次长的邑人凌文渊、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都到此观光。

图片

  在当地人眼里,水荡里的景色随着季节的变换、农作物的更替而不同。春天,一块块垎岸被金黄色的油菜花反复涂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雨水不期而至,一条船又一条船,像春水里的鸭子,游弋在垎岸间,划向岸田深处,油菜花与野豌豆杂陈,金黄与碧绿交织,风吹蚕豆花香;夏天,垎岸庄稼充满生机,一场雨过后,水汽蒸发,一切都在生长;秋天,长南瓜、圆南瓜,躺在藤蔓中酣睡,呼噜呼噜,似有鼾声,虫鸣早已交织一片……冬天,垎田上的庄稼,早已收割,一场雪纷纷扬扬,从天而落,把这些漂浮在水上的千年古村落衬托得幽静纯美。

图片


垎岸形成

  华港垎岸,其四周围水,星罗棋布,田不成方,地不成块,大的足足一二亩,小的只有一二分,高者离水面七八米(称高岸),低者不过一米(称陷岸)。旧时被称为“八卦阵”,《民国泰县志稿》卷五“古迹”记载:“八卦阵,在港口镇,沟港纷歧,垎岸罗列,其中四通八达,入其中者,几不得出”。图片

图片

  关于垎岸由来,众说纷纭。民国《吴陵野纪》卷一记载:“港口南来多垎岸复水,四通八达,初航行于其地者,恒苦不得出,父老谓如鱼腹浦之八阵图。或以为张士诚设,或以为常开平设。”

  华港境内流传至今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薛仁贵创设说。传唐初薛仁贵驻兵泰州,在港口一带号召百姓将沿海滩涂挖沟成河,垒土为垎,摆成迷魂阵以抵御海盗侵扰。岳飞创设说。传南宋建炎4年(1130)9月,岳家军与金军在垎岸狭路相逢。岳家军联合当地百姓,改民船为战船,埋伏在沟漕港汊中,待金兵在垎岸间晕头转向之时,突然战鼓擂响,飞出轻舟无数,打得敌人鬼哭狼嚎,一败涂地。20世纪70年代,上溪庄南九龙岸曾出土大批马骨,可佐证岳家军在此抗金说。境域有锣鼓圩、羊打鼓、野营、野马等地名,传皆为纪念岳飞抗金而命名。张士诚创设说。传张士诚命骁将夏思恭据新城,以垎岸设险以守,大小数十战。常开平至,始破之。常遇春创设说。清人康发祥认为“张士诚之平江割据,泰州未尝留恋,似非张吴所设,以为常开平设较有理”。

图片

  垎岸的命名也颇有意思。历史上,华港先民为识别田地,有的以地块形状为名,如方垛儿、圆垛儿、麻雀笼子;有的以田地主人姓氏为名,如杨家垛、王家垛、张家岸;有的以田地面积为名,如三百丈、一亩八、六分六等等。垎岸多为形状不规则田地,丈量起来较为困难,而旧时垎岸普遍种植大蓝,一亩大蓝可以沤出十缸靛蓝,于是便以缸数作为田地面积计量单位,即一缸水为一分地,十缸水为一亩地。

  垎岸是先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唐时大海东去,带走人们赖以生存的渔业,同时留下大片地势低洼的苇荡湿地。为谋生计,先民在浅水湿地挖沟成河,垒土为岸。经过一代代先民的辛勤劳动,最后形成了南至桑湾、北至下溪、东至鲍老湖周边(位于今淤溪镇)、西至伍子河西岸的大片垎岸区。1970年前,境内垎岸总面积约26平方千米。

  1970-1976年,在“以粮为纲”运动高潮中,进行大规模的垎改平田运动(也称“旱改水”)。垎改平田后,可以用来种植稻麦。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一部分村民本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利用垎岸优质黑粘土烧窑制砖,不少高田垎岸逐渐消失。1996年,国家严格土地管理,盛行一时的烧窑制砖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所幸的是,由于当时边缘零散高岸不便平整,才留下现在为数不多的原始垎岸。


垎岸风光

  垎岸间水面宽窄不一,迂回交错,四通八达,水簇拥着岸,岸环抱着水,若舟行其间,刚才还是高岸阻挡,等船头一拐,眼前却突然一片开阔。

  不少垎岸与民间掌故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比如这一块是金兀术遗落的战靴,那一块是张士诚用过的茶壶,还有贝壳垛、松树岸、麻雀笼、菖蒲湾、龙头、龙眼、龙舌、龙尾、龙血垛等,千奇百样,不胜枚举。

  垎岸随处可见水桶粗的大杨树。杨树在当地是吉祥树,有洋洋得意、步步向上、年年发财之寓意。明清时代,老百姓为了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丁兴旺,习惯在老人下葬的坟头栽种杨树。溪东村多彩垎岸景区内有一棵杨树,树龄已有250多年。垎岸上的参天杨树已成为泰州里下河地区独特的风景,令央视十套《地理中国》栏目组称奇叫绝。

图片


垎岸人家

  农耕年代,垎岸人按照节令的不同,栽种瓜果豆蔬、油菜高梁和蓝草等经济作物,在垎岸间的水荡种上菱芡莲藕等等,再利用农闲时间在河里捕鱼捞虾。把油菜籽卖给镇上的油坊榨油,大蓝卖给染坊作染料,高梁则为槽坊提供了酿酒原料。一年四季,各类瓜果豆蔬,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周边地区。垎岸人用卖货所得,买回米粮、生活用品及各类生产资料。在食不果腹的年代,垎岸人家“瓜菜半年粮”,不仅能解决温饱问题,而且手上有活钱,日子相对滋润。

图片

  垎岸零碎,不适合种植水稻,只能种植瓜果豆蔬等勤熟庄稼,而这些全是费时费工费力的活儿,垎岸人勤劳、俭朴、能吃苦,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没完没了地筑岸、翻地、薅草、施肥、育苗、抗旱、浇水、治虫……尤其是抗旱,在当初没有任何机械的情况下,只能靠双手,一斗一斗地爬坎,一瓢一瓢地戽水,时间和心思几乎都耗在繁忙琐碎的农事里。

  垎岸人信奉“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为了保持土壤肥力,稍有点闲时便撑船去河沟港汊里罱泥、扒渣、捞河草。泥渣和水草里有螺蛳、小鱼、小虾,蚬子等,烂在田里肥,是天然的有机肥料,水草还可以用来遮阳防晒,保持土壤水分。长出来的瓜果蔬菜无农药、无公害、纯天然。

图片

  在大人言传身教影响下,垎岸人家的孩子们放学回来也都提着畚箕去户外拾鸡屎捡猪粪。若遇到接连几天“关门雨”,男人们就在灶披间打蒲鞋、压草帘、搓草绳、拧草腰,女人们更是没完没了拾布补、糊鞋帮、钉鞋底、剪鞋样、绩麻、纺线、结渔网、做针线活,大人在孩子们耳边唠叨得最多的两句话就是“不怕穷,就怕家里出懒虫”“闲时省一口,忙时当一斗”。

图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垎岸种菜人大多已不再年轻。过去那种“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吃住在船头,夜晚不归宿”的生产方式和卖货场景已难见到。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纵横交错,垎岸人家的生产和销售方便多了,卖货打个电话联系经销商,或用电动三轮车来往于周边乡镇,很快便能销售一空。


垎岸保护

  垎岸是里下河地区古农耕文明的重要遗存,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华港镇注重发挥垎岸资源优势,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垎岸文化品牌。2020年10月,600亩垎岸被列入《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保护范围。

图片

  根据《泰州市城北生态经济带建设意见》,华港镇结合独特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自然形态、资源禀赋,抓住近3000亩龙溪港“退圩还湖”的历史机遇,集聚和提升垎岸特色产业和特色风貌,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结合实际,对垎岸进行抢救性保护,强化垎岸传统生态肌理,清除污染源,疏通水系,重构水陆交通,修复垎田单元,改善生态环境,重塑“无舟不作田”的传统风貌。恢复“田—禽—鱼”共生的传统农业种植,还原传统耕种和灌溉方式。划定“多彩垎岸景区”“龙溪港生态康养旅游区”“古镇村落区”等垎岸传统文化风貌区。

图片

  多彩垎岸景区位于境内港口片区,有耕地15000余亩,水面近1万亩。这里河川水系保留完整,交通便捷,南临S28启扬高速,距泰州东环高架1千米、泰州火车站5千米。致力打造集“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古村幽静、食宿赏娱、健康养老”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休闲旅游示范基地,推动农文康体旅深度融合。项目规划总面积约8400亩,包括垎岸作物种植、高标准农田建设、周边环境综合整治、配套设施建设等,项目总投资约6亿元,按照“总体规划、分步设计、逐步实施”原则,分三期建设。

  由于多彩垎岸景区的幅射带动,促进了当地一二三产发展。境域上溪的韭菜丁,每逢春节,一斤最高卖到二三十元。李家庄葛辰玫瑰园四季盛开的30多万朵玫瑰,成为游客赏花、采摘的首选地。桑湾村施马红家庭农场被游客誉为最美网红拍照地、亲子采摘园。大鹏清水牛肉店每年现宰水牛多达500头。大船干丝、顺缘茶楼等早茶店,只要一开门,食客们一拨又一拨,一年四季,每天如此。逢到节假日,食客要想随时吃到大船干丝,必须提前一周预定。境域干丝闻名遐迩,被中国烹饪协会命名为“中国干丝美食之乡”。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