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科动态
泰州学派理论宣传座谈会在南京召开
发布时间:2025-09-16 09:16 信息来源:社科联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9月13日,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泰州学派’当代价值与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理论宣传座谈会在南京举办。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方江山出席会议并致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社科联主席曲福田主持会议。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赵金松致辞。人民日报社理论部主任彭国华,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院长尚庆飞,省社科联副主席许益军,省社科院副院长王月清,泰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小兵等领导出席。

9月14日,《人民日报》要闻版、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苏频道、《新华日报》要闻版、交汇点新闻等分别对会议做了报道,《群众》杂志微信号专门推送泰州学派研究理论文章。此次理论宣传座谈会相关研究成果正在转化中。

图片

图片

泰州学派是明代中后期在江苏文脉的滋养下诞生和发展的儒学流派。汲取泰州学派的思想精华,挖掘现实意义,能够更好发挥文化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促进作用。曲福田表示,此次会议是一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具体实践。要做好泰州学派研究与弘扬工作,科学把握泰州学派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的独特价值,在夯实学术根基基础上推动理论创新,让泰州学派的思想智慧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中焕发生机。

座谈会上,8位专家学者围绕泰州学派的思想精髓、历史贡献与当代价值展开深入研讨。

华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杨国荣从“主体意识”与“日用常行”的哲学维度深刻揭示了泰州学派的思想特质,将“满街都是圣人”等命题置于中国思想现代转型的脉络中加以审视,为理解泰州学派在构建中华文化主体性中的独特价值提供了具有启发性的学术框架。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朱义禄紧扣“当代价值”这一核心,系统阐释了泰州学派“关注民生、肯定人欲、发展自我”的思想内涵,深刻揭示了该学派蕴含的平民关怀与启蒙意蕴,为激活其现实生命力提供了富有洞见的理论路径。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民族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文东将泰州学派的核心思想置于“第二个结合”的宏大叙事中进行系统性阐释。他精准提炼了“百姓日用即道”“格物正己”“人人君子”三大命题,并深入剖析其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人民主体性思想的契合与融通,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了兼具理论深度与现实关怀的学术范例。

浙江省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浙江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主任钱明以清晰的学术脉络,揭示了王艮对阳明心学的“创造性转化”,并从大运河文化带的视角阐释了心学传播的地理网络,视角新颖,为理解地域学派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与空间维度。

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立足地域文化基因,深刻剖析了泰州学派“泥土芬芳”背后的生成机理。其“开化启蒙、兼收并蓄、领异标新”的当代启示,深化了学理认知,彰显了高度的学术自觉与现实关怀。

东南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道德发展研究院院长樊和平以“启蒙与异化”的二重性深刻揭示了泰州学派的历史张力。他从哲学层面警示世俗化进程中理想性的流失。其关于坚守文化理想、追求“好生活”的理论自觉,为当代传承提供了极具深度的反思维度和价值引领。

江苏省社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泰州学派研究中心主任王月清深刻揭示了泰州学派平民化特质与当代治国理政理念的内在契合。他将“百姓日用即道”等思想精准融入现代语境,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提供了兼具学理深度与实践温度的重要启示。

南京大学季子与吴文化研究院院长周群聚焦“百姓日用之学”与“乡村实践之行”两大特征,深刻揭示了泰州学派将儒学从书斋推向民间、实现价值落地的思想转向,为进一步阐释泰州学派的历史贡献与当代启示提供了重要视角。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志强以“人民儒学与儒学的人民性——泰州学派的当代价值”为题作书面发言。

本次座谈会由人民日报社理论部、江苏省社科联联合主办,江苏省社科院泰州学派研究中心、泰州市社科联承办。来自人民日报社理论部、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省社科院和省内相关高校专家代表以及泰州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约50人参加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