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科普及 > 科普知识
1959年长江泰兴段“断流”咋回事?
发布时间:2024-01-24 12:18 信息来源:社科联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泰兴县志》等文献记载,长江历史上多次出现“涸竭”。1959年1月,长江过船港段再次出现“江竭(断流)”现象。由叶震生、黄明辉等组成的课题组对这一现象进行了专题调研。

  “浩浩长江,川流不息,汹涌澎湃,一泻千里,如果说到它曾发生过断流见底的现象,却令人难以置信。然而仅泰兴就记载了长江两次枯竭的实况。

  据县志记载,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8),泰兴市过船港段江水一夕枯竭,沿江居民争捡江中遗物,获无数。江潮骤至,人不及走,多数溺死。

  另一次是1959年元月13日下午4时许,天色苍黄,灰沙漫天,突然江水大落。几乎江底朝天,除中泓留有白带状的水槽外,余为沙底,江上航轮,搁浅中泓,汽笛长鸣。江边不少居民,步至深槽,捉鱼虾,拾遗物。历经两时许,滚滚江水,汹涌而来,民闻其声,奋力奔跑,幸未发生事故。

图片


有关长江“江竭”的历史记载

  309年(晋永嘉三年)《晋书》五行志中有:晋永嘉三年五月,大旱,(黄)河、洛(水)、(长)江、汉(江),皆可涉。《道光仪征县志》中对这一事件记载为:江水竭,可涉,大旱。在《同治上元,江宁两县志》中又记载为:夏,大旱,江竭。

  1336年(元至元二年)《嘉庆如皋县志》中记载有:元至元二年八月,江水一夕忽竭,沿江居民争取沙中货物。潮至辄走,潮退复然。多有溺死者,累日如故。

  1342年(元至正二年)《乾隆江南通志》197卷中记载有:元至正二年扬子江一夕忽竭,舟楫皆搁于涂中,露钱货无数。

  1434年(明宣德九年)《乾隆江南通志》197卷中记载有:明宣德九年大旱,江湖涸竭,麦禾不收,道殣相望。

  1529年(明嘉靖八年)《光绪靖江县志》浸祥中记载有:明嘉靖八年八月十九日夜大雨,平地水五尺,二十三日,大风江涸,西风走沙石,江中涸半晌,江滨民奔取江中物,回顾江岸为山,少焉水涨,多有不及岸而死者。

  1627年(明天启七年)《光绪靖江县志》浸祥中记载有:明天启七年,十一月,大风数日,江涸如带。

  1754年(清乾隆十九年)《光绪靖江县志》浸祥中记载有:清乾隆十九年江涸,时江水忽涸,食倾复旧,适舣舟于鹅鼻嘴下者,遥望水涸处有石垠自南至北迤逦起伏,始知江阴诸山与孤山之址本联属云。

  从上述史料简要分析可知,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若干次“江竭”事件,其中连续发生的像如皋1336年的“累日如故”,更多的是不连续的,无规律的突然发生。江竭的时间一般很短,“一夕忽竭”,“一夕枯竭”,“江中涸半晌,少焉水涨”,“江水忽涸,食倾复旧”。“江忽竭”的时候一般伴有大风,“大风江涸,西风走沙石”、“大风数日,江涸如带”。好几次“江竭”都与“潮”有关,如“江潮骤至”、“潮至辄走,潮退复然”,江竭与潮汐有一定联系。江竭与干旱的气候也有关,江竭之年多“大旱”,“麦禾不收,道殣相望”。这些共同的特点也就为我们指出了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查阅有关史料,与此(1529年8月23日江涸)相呼应的还有另一记载:这次江涸的前一天,有个靖江人到无锡访友,走到太湖边,忽见湖水陡然增高,不久恢复原状,当地百姓无不称奇。此人回靖江后,把他的所见告诉乡邻,乡邻大惊失色,连呼:‘神了!神了!’原来太湖涨水的时间与靖江江涸的时间正相吻合。此人一听,也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图片

民间和专家对“江竭”的解释

  课题组成员走进江滩的冯天成老人家中,听他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冯老家住原过船镇褚港村冯东组,当时是参加建造过船闸的民工小队。他说:事情发生在公社化那年的冬天,大概是阴历11月底(实为阴历12月初五)。那天下午3点多钟我们正在开会,开到太阳还有两三树头高时,挑闸口的民工看到江水陡落,就跑到队部汇报,说“干江了!”民工分队长杨如东就领我到江边观看。那时刮大西北风,飞沙走石,遮住了太阳光,整个天空雾蒙蒙的。杨如东叫我下去看,我就跑下去,只听见江底嗡嗡的铜声响,听不见人的说话声。于是杨如东对我说:“你听我指挥,我旗子一扬你就要赶快上来。”我当时是赤着脚下去的,江底没有什么烂泥,浮沙只漫到脚趾眼,江底笔平的,尽是铁青的矽板沙。我一直跑到西南方向上有10亩多大的水洼塘边上,因为不知汪塘有多深,不敢再往前走。这时我朝南朝北方向望去都是灰蒙蒙的一片,看不分清,从永安洲到天星港江水都下去了,只是江中间还有一些水,我在江底跑了10多分钟,大约一华里半左右,耳朵里听到轮船拉伟声(呜汽笛)。这时看到杨如东在岸上舞旗子,我就赶快往回跑,上来后刻把多钟,江水像锅里的水沸腾一样漫起来了。此时太阳还有一点点余光,前前后后大约两个小时。

  此外,还有村民说,在岸上看到冯天成在江底跑动的影子,江中间有半里路宽的水槽,还有几处洼处有水。那时天色已经暗了,看到北边永安洲方向的轮船上的电灯亮光。整个枯水的江段,就在闸口的南北方向上,北到永安洲,南到天星港,再远我们也看不分清。冯天成上来后,江水涨得很快。

  对此,民间和专家对“江竭”的有不同解释:

  长江年年“干江”说:泰兴市过船港及扬中市长江边上的老百姓说,江水年年“干”,就是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干”。还有一种极富神秘色彩的说法是“观音收水”造成“干江”。

  类似黄河龙门河段的“揭底”说: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尤联元研究员猜测说:可能类似黄河龙门河段上出现的连黄河底都被揭开的现象那样,黄河龙门的泥沙含量特别高,流速特别快,于是产生了一种非牛顿体的力使然。

  地震泄漏说:有学者推断,我国东部隐伏着一条神奇的古裂谷,规模之大,纵贯江苏、山东两省。两次长江断流段恰好重叠在这条古裂谷南部的一段上,是东方古裂谷控制了江水枯竭的江段,同时导演了江水间隔数百年漏失一次的闹剧。泰兴、靖江两市地下水丰富,地下河网复杂,特别是靖江孤山下有一个煤矿就因地下水层厚,水流急,不得不停止开采,江水可能沿着地震产生的裂缝泄漏下去。

图片


课题组的结论

  泰兴市地处随着长江河道变迁而发育的巨大三角洲平原,区内历史上有记录的地震活动均为有感小震。历史上外地波及泰兴的陆地地震和对泰兴、靖江、如皋等地有影响的近海地震均没有使该地区长江发生江水大落现象的记载。1959年1月13日前后全球范围内没有发生较大的可感地震,所以可以不考虑地震对“江忽竭”的影响。

  沿江两岸地下水对崩岸的影响随着季节的不同而不同。江水与地下水的关系无论是洪水期还是枯水期都是相互渗漏的关系,其速度相对缓慢,而“江忽竭”却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而又很快恢复原样,因而靠江水在透水层之间于很短的时间内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文献中所谓“竭底”并非人们通常所理解的江底朝天,干涸见底,而是江水陡落,露出了很宽的江漫滩。江水并没有“断流”,而是江水大量减少,主航道中仍有江水在流淌,即“江涸如带”、“舟楫皆搁于涂中”、“除中泓留有白带状的水槽外,余为沙底,江上航轮,搁浅中泓,汽笛长鸣”。

  对于1959年1月“江涸”现象出现的原因,课题组现阶段倾向于可能是大风(龙卷风)、枯水期、低潮位、太阳黑子活动四者同时遭遇。该年该月是长江枯水期最明显的一月,解放后三江营站的最低潮位(-1.11米)就发生在该月(1月22日);当天刮大西北风,飞沙走石,遮住了太阳光,整个天空是雾蒙蒙的。据靖江县志的记载,同年同月的14日,狂风暴雨、冰雹历时半小时,新桥、太和两公社遭灾较重,倒房210间,损坏1978间,死1人,伤3人(冬天下冰雹疑为是龙卷风造成的)。

  江水陡落不仅发生在长江过船段,如皋、靖江、仪征、江宁等地在不同的历史年代都曾经发生过,江竭发生的地区均在海潮可感区。在本文列出的有关长江“竭底”的8次历史记载中,靖江、如皋江段如今还属长江河口区。

  汉晋时期,镇江、扬州距海不远,为长江古河口。当时左岸岸线大致在扬州、江都,然后折向东南面的寺巷、大桥镇,当时河口很开阔,呈喇叭形。汉初海陵(今泰州)设有“江海会祠”,王先谦在《汉书·补注》中解释说“江海会者,谓江之入海处也。”“北固望海,广陵观涛”也是汉晋流行的一句佳话。这些历史记载都说明扬州、镇江当时正处于河口地带,距海不太远。紧靠扬州的仪征、江宁等县也当属长江河口区,同为海潮可感区,故发生了江竭现象。

  长江下游感潮河段,潮位受长江径流与潮汐双重影响。沿江潮汛每日涨落各两次,平均涨潮历时4个半小时,平均落潮历时7个半小时。但遇到风向、风力、上游来水量的变化,来潮时间有提前也有滞后。农历初五至十一、二十至二十五为小潮汛。十一、二十五为换潮日,这一天比往常少一个高潮或一个低潮,潮水位在全月也最小。所以有“初八、廿三,潮不上滩”之说。初二、初三,十七、十八日,潮水位全月最高,称为月头潮和月末潮。靖江市1529年(明嘉靖八年)八月二十三日出现江涸正好是在潮不上滩之日。但难以解释的是在此前几天,八月十九日,狂风暴雨,平地水五尺,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生江涸,真是不可思议。

  位于中点发生江竭的过船港段推测最低水位约在1.58米左右,远高于历史最低水位(-0.51米)达2米以上,却发生了江竭现象,也实属不可思议,只有综合考虑该月份为太阳黑子活动的峰值月,当时可能发生了龙卷风,验证了江边老百姓“观音收水”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