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瑗,字翼之,泰州海陵人,北宋时期学者,理学先驱、思想家和教育家,史称“上儒胡子”“安定先生”。他集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和教育理论于一身,其教育体系史称“苏湖学派”。 胡瑗毕生贯彻“明体达用”的教育思想,并集中表现在“因类施教”和“学以致用”上。他反对“死读书”和“读死书”,强调实践出真知。他所倡导的教学思想,直到今天还具有相当的意义。笔者认为,这其中,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现代教学实践传承与发扬。 胡瑗非常推崇孟子的教育观:“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在堵与疏、禁与导之间,胡瑗更注重人格引领和素质教育,强调终身施教。“人当先养其气,气完则精神全,其为文则刚而敏,治事则有果断,所谓先立其大者也。故凡人之文,必如其气。” 他要求学生心性疏通。胡瑗的学生,几乎没有行事激进、剑走偏锋的人,自然也就没有下场很悲惨的人。一定程度上,这要归功于胡瑗的教育理念。他招录、培养学生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心性疏通”这个特质,反对极端倾向。学生们多数也养成了平和温良的性格。“凡从安定先生学者,其醇厚和易之气,一望可知。”“安定先生之门人,往往知稽古爱民矣,于从政乎何有!” 他要求学生志向高远。他认为,有志之人,应该“尚气”“持志”。他说:“圣贤之人兴立事业,必自小以至于大。”“积渐而升进之。”“孔子固学于人,而后为孔子。”他认为圣人也是后天学成的,鼓励学生勇于实践,立志成才。 他要求学生为人正直。学生徐积,初入太学,“头容稍偏”,安定先生厉声云:“头容直!”“积猛然自省,不特头容要直,心亦要直,自是不敢有邪心。”他在严教之中道出了做人的道理。头容不直是小节,心术正是大节。徐积一身正气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他要求学生忧国爱民。《周易口义》《洪范口义》中还记载了他的“忧乐观”:“其心无他,盖能忧天下之忧,欲济天下之患难而已”“君子有仁义之心,忠恕之道,推之于身而加乎其民。故不以一己为忧,所忧者天下;不以一己为乐,所乐者天下。以至天下之人合心而从之,是君子之正也。”“君子所忧者,非忧其一身贫贱;忧其君不尧舜,忧其民不仁寿”。 《宋史·选举志》载:“安定胡瑗设教苏、湖间二十余年,世方尚词赋,湖学独立经义治事斋,以敦实学。”胡瑗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平民教育的人,比西方早了600多年。学生不分贫贱,他亲自教授。更加可贵的是,他非常注重人才的甄别,倡导因材施教,并最早推行文理分科,实行分斋教学。学生也根据个人特点和爱好,分别进入“经义斋”和“治事斋”学习。 “经义斋”重点培养偏文科的管理型人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需要选择那些“心性疏通有器局”的人,即选择心性疏通、有抱负、能担大任、能为国所用者,主要教授儒家经术,偏向于传统的教育模式。 “治事斋”又称为“治道斋”,重点培养偏理科的管理型人才,造就某一方面有专长的技术型管理人才,分别讲授治民、治兵、水利、天文、刑律等专业知识,可专一科,亦可兼而习之。 用现代教学体系去理解,“经义斋”所学是必修课,而“治事斋”所学科目是根据个人特长开展的选修。“治民以安其生,讲武以御其寇,堰水以利田,算历以明数。”民政、军事、水利、算术都是直接应用于实践的科目。他首创武学、画学两个专科,以讲武与修文并举,突破了孔门绝口不谈“军旅之事”的传统,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宋朝抵御外敌入侵的能力。 胡瑗初到太学时,面临着不小的管理压力。由于学生中很多是郡王诸侯贵族子弟,自由散漫,经常不按时上课。加上当时交通不便,常有学生迟到甚至缺课。虽然名册上有近七十人,但正常上课的仅仅十几个人。 为整顿学风、加强管理,同时帮助学生节省时间、集中精力,并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过集体生活,胡瑗推行了“寄宿制”。 宋初规定太学学生不能住宿,因为太学旁边就是御书阁,需要严格防火,夜间必须实行“火禁”。胡瑗与孙复顶着巨大的压力,请求有关部门放宽火禁。若发生意外,概由他俩负责。获得批准后,太学左右的官舍,常常被开辟为胡瑗学生食宿、学习的临时场所。 胡瑗还特别注重引导学生用足集中学习的时间。相关史料还记载,胡瑗在太学时的作息时间:上午讲经义,课后每人复读五百遍;下午讲历史,不太需要用功去背,复读一百遍即可;晚上讲子书,因为家族文化、家庭都已经有了初步的文化熏陶,所以复读三百遍就可以了。 显然,记忆速度、理解速度有差异的。艾宾浩斯被动学习的遗忘规律告诉我们:被动学习的话,1天之后,仅仅记得33.7%,约三分之一。6天之后,仅仅记得25.4%,约四分之一。31天(一个月)之后仅仅记得21.1%,约五分之一。而主动学习的记忆效果接近100%。几乎终身难忘。 胡瑗的教学法中,复读背诵五百遍、三百遍、一百遍,看似被动,其实是在强迫中,逐渐进入主动,最终进入全身心的全景记忆模式。
胡瑗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对后世影响很大,受到后世学者的推崇。他是“宋初三学士(胡瑗、孙复、石介)”之首,也是宋代极天下之望的“四真”之一:富(弼)公真宰相,包(拯)老真中丞(御史中丞),欧阳永叔真翰林(学士),胡(瑗)公真先生。 南宋理学家朱熹把古代圣贤名流的“嘉言善行”汇集起来,编成《小学》一书,作为儿童读本,其中就详细记录了胡瑗一生的教学活动和事迹,认为可作“百世之法”。明代学士程敏政断言:“自秦汉以来,师道之立,未有过瑗者。” 南宋宝庆二年(1226年),泰州在胡瑗讲学之处创办了“安定讲堂”,并在“安定讲堂”之地,建立胡公祠,纪念胡瑗。清乾隆五年(1740年)改称“胡公书院”。嘉庆二年(1797年),胡公祠移至泰州岳墩南麓,即如今的安定书院。 往事越千年,传承永不变。胡瑗先贤早已作古,而他所倡导的“明体达用”教育思想,已传承千年,如今已成为江苏省泰州中学以及附属初级中学的校训。他亲手栽植的银杏树一口气儿活到今天,在泰州这片教育热土上活得从容不迫、有滋有味,默默地呵护着这薪火相传、桃李芬芳的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