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泰州文脉
胡瑗:分斋教学,明体达用
发布时间:2024-04-28 15:21 信息来源:浙派教育百家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胡瑗,字翼之,北宋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因祖居陕西路安定堡,世称安定先生,又和孙复、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一生致力于研究“仁义礼乐之学”,讲求“明体达用”。

  胡瑗一生躬行于教育,他的教育主张和教学实践,不仅对当时而言是一种创举,而且对我们今天来说,也有许多值得探讨和研究的地方。  本文试图对胡瑗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进行简单的回顾,为读者认识胡瑗及其在整个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史上的价值和地位提供有益帮助。

  为了培养“明体达用”的人才,胡瑗很重视因材施教。他采取分斋教学制度,对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是中国教学史上首次实行个性化教学。  分斋教学指设立经义经义斋选择“心性疏通、有器局、可任大事”的学生,对他们讲授儒家经典的经义;治事斋,也叫治道斋,对学习研究治道的学生,分别讲授治兵、治民、水利、天文、历律、算术等,一人各治一事和兼治一事,或专或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专进行专门教学,表现了重视经世致用的特点。

  除此之外,胡瑗还提出了具有特色和首创精神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致天下之治”的人才

  胡瑗在《松滋县学记》中开宗明义地说:“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  他从“致天下之治”的政治目的出发,揭示了人才、教育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对为什么要重视教育、怎样办好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治理好国家的关键在于得到人才,人才要通过教育培养,因此要重视教育。那么如何办教育呢?胡瑗认为:一是要以孔孟之道管理和从事教育;二是要普及于民;三是要政府兴办学校。  北宋初期,社会上普遍存在着“苟趋禄利”、轻“教化”、重“取士”的风气,且各地又没有建立学校。而胡瑗认为必须建立能够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学校,这在当时是很有进步意义的。

2.纠正社会时弊,坚持体用为本

  在宋仁宗明道、宝元时期,为纠正取士不以“体用为本”,只讲究诗词歌赋、学艺的教育,胡瑗主张以培养通经致用的人才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  胡瑗在答宋神宗问时说:“臣闻圣人之道,有体、有文、有用。君臣父子,仁义礼乐,历世不可变者,其体也;举而措之天下,能润泽斯民,归于皇极者,其用也”。  胡瑗认为,教育应该以培养既精通儒学经典,又能在实践中运用的人才。胡瑗的“明体达用”的思想开创了宋代理学先河,同时他又将“明体达用”的思想渗透到教育改革之中,成为他从事教育改革和实践的理论基础。

3.力主州县办学,推广普及教育

  宋初时,并不重视教育,学风也十分糜烂。  胡瑗说:“学校之兴莫过于三代,而三代之兴莫过于周。大司徒以六德、六行、六艺教万民而宾兴之。纠其有言异者诛,行异者禁。其所言者皆法言,所行者皆德行”。  在当时,宋代官学有两种:一是中央官学,二是地方官学(即州县二学)。在胡瑗第一次的兴学运动之前,中央官学生员很少,大部分是官宦子弟,而地方官学就更少了。  于是,胡瑗大声疾呼“弘教化而致之民者在郡邑之任”,他呼吁统治者兴办教育。胡瑗主张“广设庠序之教”,大兴地方官学,因为它不仅能让人才“继踵而出”,更重要的是能够“正以民心”,维护封建的统治秩序,以达到太平盛世的目的。

4.创立学校规程,言传身教

  胡瑗在苏、湖执教的二十多年里,亲手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规章制度。如,学校作息的规定:一般上午讲解经义,课后复读500遍;下午讲解历史,复读100遍;晚上讲解子书,复读300遍。  他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同时以身作则,即使是酷热夏天,他也整日公服端坐堂上,决不对自己有任何的松懈。有一次,学生徐积初次见胡瑗,头稍稍有些偏了,他就直呼“头容直”。这让徐积从中受到了教育,时刻警示自己不仅要仪态端正,还要让自己的心正直。但同时,他又十分关心自己的学生,给予慈父般的关照,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  在规章要求严格的情况下,胡瑗的弟子“皆循循雅饬”,“衣冠容止,往往相类”,别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瑗的弟子。后来胡氏的这种教育方法在全国推行,可见其影响之大,效果之好。

5.提倡社会实践

  胡瑗除了重视书本教育外,也很重视实践,他经常组织学生到各地区游历名山大川。   他认为:“学者只守一乡,则滞于一曲,隘吝卑陋。必游四方,尽见人情物态,南北风俗,山川气象,以广其闻见,则有益于学者矣”。  故他曾亲率诸弟子自湖州游关中,上至陕西潼关关门,回顾黄河抱潼关,他慨然道:“此可以言山川矣。学者其可不见之哉!”由此我们可知,胡瑗反对闭门造车,而是提倡接触实践,了解社会,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利于实现它的教育目的——培养出“明体达用”的致治之才。

6.实行“寄宿制”

  在宋初,规定太学学生不能住宿,主要因为太学右侧是御书阁,怕着火烧毁那里。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胡瑗与孙复主持太学,他们为了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过集体生活,就请求相关部门放松要求,如发生意外,概由他们负责。  此后,太学就实行“寄宿制”。每晚由师生轮流值班,督促小心火烛。同时规定学生每月放假4次,其余时间皆留校住宿。每日起身、就寝以鸣鼓为号,进出校门必须请假,平时也不准随意会客和离校。这种寄宿生制度延伸到州、县之学,在今日的学校中还是沿袭使用,且日臻完备。

  纵观胡瑗的教育生涯,不仅开宋世学术之先河,更辟中国教育之未来。他一生尽数奉献给教育事业,其先进的教育理念、成熟的教育思想时至今日仍使世人受益,无愧被范仲淹、朱熹、欧阳修、王安石、文天祥等文人尊称为“苏湖领袖”“东南模范”“三吴木铎之鼻祖”“百代帝师之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