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泰州学派
王艮“乐学”思想对当下教育的启迪
发布时间:2024-04-28 15:17 信息来源:社科联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王艮关于教育的主要观点均围绕“乐学”展开,强调“人心乐学”的天性,拥有“百姓日用即为道”的平民底色,坚持“即事是学”的教育路径,尊崇“身本论”的教育逻辑,对当下的思政课育人具有重要启示,可谓泰州学派照进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一道光。

一、教育理念:“人心本自乐” 激发学生乐学天性

  王艮认为快乐学习是读书人追求的最高境界。《乐学歌》中唱到:“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即人有“向学乐学”的天性,天生对未知的自然领域、社会领域及思维领域有着好奇心性与探索本能,但随着成长,这份“乐学之心”可能会被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束缚。“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意思是当私欲萌发之时,心中的良知便被唤醒,以良知映照内心的秩序。“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的意思是,当良知觉醒时,私欲便会自觉消除,“乐学之心”依旧回归。此外,“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乐便然后学,学便然后乐……天下之学,何如此乐。”这揭示了学与乐的辩证关系,学乐交融,交互上升。

图片

  在思政育人过程中,我们要准确界定“乐学”,切不可简单地将其解读为“快乐学习”。浅尝辄止不是乐学,半途而废不是乐学,学而不用不是乐学,用无正道亦不是乐学。用辩证眼光看,乐学是不断在量的积累基础上实现自我成长的质变,并在质变基础上开始新的积累,循环往复,在这一过程中体验获得感、成就感。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角度看,认识的目的在于实践,乐学的真正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在于以己所学促进社会发展。

  “乐学”之径在于勤学加苦学,而“乐学”之境在于自我发展和社会担当,我们要坚持“乐学”之径与“乐学”之境的辩证统一。“乐学”之径在于坚定不移地做好量的积累,为达成“乐学”之境做准备;“乐学”之境并不是人生求学的最终境界,而是求学过程中的阶段性达成,在“乐学”之境中收获认同感、成就感之后,师生仍需共同携手,在更高层次学习平台上开始新的探索。思政课要立足学生成长现实,努力构建“人人愿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学有所乐”课堂,基于动态学情把握,设置螺旋上升的议题情境,引导学生拾级而上,在一个个议题的思考探索过程中达成教学目标。除此之外,需设计、开展思政育人活动,将乐学理念与思政育人活动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为爱好而坚持,为习得而充实,为家国而担当。

二、教育目标:“百姓日用” 厚植爱民情怀

  王艮认为道并非如宋明理学所说的“天理”般存在,也并非如王阳明所说的“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他认为“愚夫愚妇与知能行便是道”。道存在于“百姓日用”之中,百姓日用之“道”即是万物之“理”。他反对人为割裂“圣人之道”与“百姓日用”,提出“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圣人知,便不失;百姓不知,便会失”。这是从“天理”向“人道”的转折,从关注封建统治阶层向关注下层平民的转移,体现了王艮对大众的关怀。

图片

  王艮倡导百姓日用与万物之理相统一。他的诗作《咏下》写道:“世人不肯居斯下,谁知下里乾坤大。万派俱从海下来,天大还包在地下。”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要坚持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地位,推崇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身处封建社会的王艮,将“天”“下”的统治阶级和劳动人民位置“掉个底朝天”,颂扬底层百姓具有历史决定作用。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要时刻思考“培养什么人”问题。王艮创立泰州学派后开门办学,他要求自己及徒弟均不得脱离劳动。为了更好地启智一方,他走到农夫、盐丁、陶工中去讲学。他坚信教育不仅属于统治阶层,还应该属于人民大众。

  我们在思政课育人过程中要坚持人民立场,不以培养脱离群众的“精英阶层”为目标,而要培养相信人民、依赖人民、为了人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高中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在信息发达的新时代,文化呈多元发展趋势,不少学生受利己主义思想影响,爱祖国、爱人民停留在浅显的认知层面,未能将其融入自己的言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情怀要深”要求。有情怀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情怀的学生。思政课教师要明确育人工作的首要任务在于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课堂教学要注重选择贴合人民群众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连接。

三、教育路径:“即事是学” 坚持做学一致

  王艮将百姓大众的实践尊崇为“道”的理论起源、检验标准及最终目标。“瑞气腾腾宝韫山,如求珍宝必登山。”要想获得珍宝般的真理性认识,必须敢于投身社会实践。在“百姓日用即道”观点的基础上,王艮提出“即事是学,即事是道”,认为要获取知识,必须深人社会生活,事事都是学问,事事都有道理。我们所经历的事情中蕴含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实践过程中把握的既是具有矛盾特殊性的办事方式,又是兼具矛盾普遍性的应世策略。王艮“乐学”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它源于育人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既饱含王艮的智慧,又蕴含当时教育发展的思想成果。

图片

  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与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出,所有的理论均来自实践,也都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并要回到实践中产生指导意义。理论脱离实践的检验与发展,就会被动地陷人“权威论”。王艮在尊重民众的同时也尊重实践,提倡到百姓的生活劳作中认识发现“道”、检验发展“道”,在当时具有颠覆性意义。

  思政课教学要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思政课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研究对象,在推理论证过程中,在古今与中外对比中,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适合中国当下国情的最佳选择,由此使政治认同素养自然产生;师生应形成学习共同体,共同参与“大思政”课程,以身边事物为研究项目,用所学推进社会建设,实现理论学习的现实价值,于解决现实问题中涵养公共参与素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辩证精神和批判精神,养成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思维习惯,鼓励学生质疑、验证,于“事”中学,于“事”中求道,潜移默化地涵养科学精神。

四、教育逻辑:“尊身立本” 强调全面发展

  王艮沿袭孔子“敬身为大”及孟子“守身为大”思想,强调“尊身为本”。在他看来,“身”是天地万物的根本,更是家国安定的根基。唯有尊身,方能爱人、爱家、爱国,尊身是一切价值实现的基础。并在尊身的基础上衍生出修身、保身、爱身、敬身、守身等观点。王艮提出“明哲保身”理念,将其视为人的良知良能。他还丰富了“保身之道”,如“能爱身,则不敢不爱人;能爱人,则人必爱我;人爱我,则吾身保矣”,“爱人”即是“保身”,“不恶人”“敬人”“不慢人”等都是“保身”的具体要求。

  马克思在阐释整体性时往往将其描述为“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王艮认为“尊身、爱人、爱家、爱国”有机统一,且将“尊身”视为一切的基础,强调关键部分的重要性,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我们在理解及运用马克思主义整体观时,不能仅从事物或要素之间的联系考虑,还要深人洞悉事物相互之间的作用,并一分为二地看待这种相互作用。马克思整体性思想覆盖自然领域、人类社会及人的认识领域。

  思政课育人必须明确目标的整体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思政课育人既不能仅考虑道德教育,又不能人为割裂“五育”的内部联系。如王艮将“尊身”“爱人”“爱国”视为一个统一体。思政课育人要尊重对象的整体性。作为育人对象的青年学生,是知、行、情统一的个体,思政课育人不可停留在认知层面,要能促使学生将所学转化为行动,并在情感上与教师共鸣。思政课育人要重视手段的整体性,除了采取议题式教学外,还要利用好社会实践育人、活动课程育人、项目研讨育人等形式。思政课教师既要有“走出去”跨界教学的自信,又要有“引进来”全员育人的自觉。

  作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要敢于开发以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的课程,善于把握传统文化中的育人精粹,勤于摸索融合传统文化的育人路径,努力做“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老师”,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