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泰州研究
也谈泰州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走在前”
发布时间:2023-07-13 11:15 信息来源:社科联院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现代化建设全局赋予江苏的重大任务,他明确要求江苏“四个走在前”,即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在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上走在前。泰州要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必须在高质量发展“四个走在前”的落实上扎实下功夫。

一、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加快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对标定位泰州,作为长江经济带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市,泰州医药产业规模占全省1/5,化学药、现代中药近20个大品种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领跑大健康产业新赛道,以大健康集聚发展示范区为引领,探索医药制造与医、养、食、游等健康产业前延后伸;必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必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驾马车”一体推进,充分发挥科教产业多重资源叠加的综合优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创新链构建人才链;必须重视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优化创新平台布局,支持现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向“高能级”挺进;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努力在系统创新、成果转化、政策落地和创新资源集聚、科技项目管理等方面改革突破。

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

  如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重点是立足服务高质量发展来思考问题、谋划工作,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对标定位泰州,近年来全力打造“一个产业体系、四个特色产业集群”,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要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大信息化、数字化创新搭建,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在源头技术上持续创新,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必须着力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政策创新,着力提升供给体系与国内市场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质量动态平衡,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夯实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基础。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致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标定位泰州,2022年度荣获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设区市综合排名第一等次,兴化、靖江、泰兴、姜堰、海陵荣获全省县区综合排名第一等次,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必须推动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聚力农业园区培育,推动农业园区提档升级,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着力招引建设一批龙头型、基地型、旗舰型农字号项目,培育壮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必须加大农业科技供给,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层次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加大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农机农技和种业科技重点攻关,持续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建设;必须加大“三农”领域改革力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改革。

四、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是保障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要求和落脚点。对标定位泰州,近年来在全省率先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联动机制,率先推出养老服务“三张券”,率先推进市域网格化社会治理,要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必须把破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收入分配调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一老一幼”服务等工作,加快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必须把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作为夯实国家治理基石的关键所在,聚焦人民群众多层次、差异化、个性化的新需求、新期待,不断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必须把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完善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机制,加强源头化解,兜紧兜牢民生保障和安全发展底线。